2021年10月12日,合肥市瑤海區和平廣場,合肥市2021年度職業技能大賽服務行業競賽現場,選手參加中式面點競賽
家政服務業事關千家萬戶民眾福祉,是“一舉多得”的朝陽產業。40多年間,數以千萬計的家政人從農村向城市進發,成為服務城市家庭美好生活的蓬勃力量,也為加速城鎮化進程、促進共同富裕集聚起時代合力。
如今,家政服務業進入發展提速期。中國家庭服務業協會會長王淑霞在接受《瞭望東方周刊》專訪時表示,中國家政服務行業在政府政策支持下,呈現新業態、新技術、新面貌(“三新”)。一方面通過優化培訓提高行業素質,利用新技術手段實現智慧賦能,家政服務成為了城市生活的暖心要素;另一方面,家政人架起了城市與鄉村雙向流動的橋梁,也為新時代的鄉村振興、新征程的民族復興積蓄力量。
促進城鄉融合發展
《瞭望東方周刊》:今年全國兩會上,政府工作報告再次明確提出“促進家政服務業提質擴容”。40年間,在政府支持下,我國家政行業經歷了怎樣的發展歷程?
王淑霞:上世紀60年代開始,現代家政服務業從發達國家起步。我國家政服務業是隨著改革開放以來市場經濟體制的確立、經濟社會快速發展的需要以及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斷提高而形成的一個朝陽產業,并隨著我國改革開放40多年的快速發展而逐步發展壯大。
政府非常關注家政服務業在城市生活中發揮的重要角色。2009年,國務院同意建立由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部牽頭,國家發展改革委、民政部、財政部、商務部等8個部委共同參與的發展家庭服務業促進就業部際聯席會議制度。2010年,國務院辦公廳印發《關于發展家庭服務業的指導意見》(國辦發〔2010〕43號)文件。再到2019年,國務院批準建立了由發展改革委、商務部牽頭,人力資源社會保障部、財政部等18部委參與的發展家政服務業提質擴容聯席會議制度。國務院辦公廳出臺了《關于促進家政服務業提質擴容的意見》(國辦發[2019]30號)文件。后續15部委又推出提質擴容“領跑者”三年行動方案,應該說中央對家政服務高度重視、高度支持家政服務業的發展。
國家的重視、社會的需求讓家政服務行業工作者“有底氣,也有信心”,家政企業如雨后春筍般涌現。目前,相關家政企業總數達到了200萬家,從業人數也由十幾年前的2000多萬增加到現在3000多萬,且仍然面臨2000多萬的需求缺口。家政服務業也從過去社會認知中的“小進城”,逐步發展為城市群眾的生活剛需,成為政府治理逐步倚重的重要業態。后疫情時代,伴隨著中國社會老齡化加劇,我們認為家政服務業的發展在政府的支持下必然是蒸蒸日上的,未來是大有希望的。
《瞭望東方周刊》:去年11月,商務部、國家發展改革委等14部門印發了《家政興農行動計劃(2021-2025年)》。在促進城鄉融合發展中,家政產業可以發揮什么作用?
王淑霞:家政服務看起來是小事,卻能撬動大格局。家政服務業對于擴大農村就業、促進城鄉融合以及持續推進的鄉村振興都發揮了重要作用。截至目前,全國共有3000多萬家政服務從業人員,其中絕大部分來自農村,已經成為第三產業中保障農業富余勞動力就業的重要渠道,在助力脫貧攻堅、增加經濟收入方面發揮了重要作用。
從農村進入城市,實際上背后還有城市與農村的雙向互動。從業人員經過培訓和實操之后,將資金、知識、技能帶回農村,讓城市發展成果也能惠及鄉村,促進了城鄉融合發展。從更長遠來看,家政服務行業所帶來的人員潮,搭建起城鄉雙向流動的資金潮和信息潮,將為新時代的鄉村振興、新征程的民族復興積蓄力量。
某創客團隊公司員工在河北省邢臺市清河縣某小區為客戶提供寵物代管服務
智慧賦能結構優化
《瞭望東方周刊》:經過40年的發展,家政服務業進入新發展階段,行業是否呈現出了一些新特點、新特征?
王淑霞:家政服務在多個方面都迎來了新發展,呈現出新面貌。從需求端來看,家政服務覆蓋了各類群體,從新生兒、幼兒、少年、白領、老年到殘疾人等,不一而足。另外,隨著家務勞動的社會化,不同收入層次、不同類型家庭都有需求。需求端的變化也催動了供給端的調整,帶來了整個家政服務市場的多元化。目前,家政服務業從過去簡單的洗衣做飯升級為現在涵蓋家庭教育、家務管理、營養配餐、嬰幼兒智力開發等多業態多元化的行業,行業發展活力進一步增強。
伴隨著大數據、“互聯網+”等新技術出現,融合發展趨勢也越發明顯。目前,家政服務和社區零售、在線服務等業態充分融合,智慧程度在疫情沖擊下進一步提升,一大批“互聯網+”家政企業在疫情防控中充分發揮了信息化作用。另外,企業形成了多種經營管理形式并存的發展格局。
從業人員也呈現新特點,一方面年輕結構不斷優化,越來越多的年輕從業人員進入,傳統的40歲、50歲女性勞動者占比下降;另一方面,行業整體文化知識水平也在逐步升高,高中以上學歷從業人員逐步增加。在政府加大投入、高校紛紛設立家政服務相關學科大背景下,專科本科從業人員、碩士博士創業者開始打破傳統觀念束縛,從業者整體素質素養得到了提升。
《瞭望東方周刊》:近年來大數據、互聯網浪潮席卷各行各業。家政行業如何通過數字化方式賦能傳統服務方式?有哪些亮點?
王淑霞:大數據、互聯網智慧生活等新技術、新場景在家政服務領域不斷涌現,已經成為推動家政行業發展的加速器和催化劑。
一方面,家政企業通過新技術手段實現疫情期間“轉危為機”。通過家政服務與養老、物業、社區零售、在線培訓等服務的融合,積極拓展服務品類,有效減輕了疫情沖擊。另一方面,家政行業利用信息化優勢拓展“新渠道”,不斷開發在線下單、無接觸標準化服務、直播帶人、在線培訓、社區家政平臺等新模式,降低管理成本、加速推廣服務,用互聯網思維賦能運營思路。
2021年2月4日,一位留滬過年的家政阿姨在“其實你真的很美”2021年上海徐家匯街道家政行業迎新公益攝影活動現場拍攝新年照片(方喆/攝)
改善從業環境
《瞭望東方周刊》:如何持續推進職業培訓制度標準化、科學化、長效化?
王淑霞:近些年來,政府越發重視提高家政服務行業的整體素質,持續推進職業培訓制度標準化、科學化、長效化。
一是建立健全了多層級多元化的培訓機制,以政府支持培訓為導向,家政企業和實訓基地培訓為主,院校培訓為支撐,重點面向家政服務行業職業經理人、家政培訓講師、高端家政服務人員和普通家政服務員四類群體開展多元化培訓。
二是培育打造家政人人才培訓基地,由政府主導引導行業協會、家政服務企業以及第三方專業培訓機構,通過聯合共建的形式,實現公益性培訓與市場化培訓互益互補。
三是建立校企合作機制,鼓勵職業院校和高等院校設立家政專業。
中國家庭服務業協會通過搭建平臺,建立定期長期合作的培訓模式,有針對性地聯合家政頭部企業和相關企業與院校培訓對接,組織理論研討,參與教學大綱的制定,為培訓方式方法提出合理建議,并積極探索家政服務業規范化、標準化、職業化。
《瞭望東方周刊》:當前,行業從業人員權益保護主要存在哪些實際問題和難點?
王淑霞:權益保護是阻礙家政服務“提質擴容”的老大難問題。目前,整個家政服務行業在權益保護上確實存在不少問題,主要包括保險、體檢、法律保護三個方面。
首先是社會保險繳納方面。由于家政企業基本都是微利運營,大部分企業管理人員實行員工制,一線服務人員實行中介制,只有一小部分企業實行全員員工制。企業因負擔較重,往往無力為一線員工購買社會保險。商業保險價格又偏高,也不適應當前群體的收入水平。
其次是體檢制度方面,也面臨著一定的體制機制障礙。體檢項目往往不規范、不標準,價格偏高。目前,大部分從業人員都是自費體檢,客觀上影響了群體健康的保障。
第三是法律保護方面,從業者容易陷入多重弱勢局面。由于入戶、住家勞動的特殊性,家庭服務從業人員與雇主糾紛通常發生在私密環境中,法律取證難度較大。另外,從業人員法治維權意識不高,維權成本過大,通常相關糾紛和事故無法得到法律的及時保護。
《瞭望東方周刊》:在改善家政服務人員從業環境等方面,協會推進了哪些工作?
王淑霞:協會一直致力于構建和諧美好、公平公正的家政服務從業環境,在榜樣評選、標準制定等方面推進了多項重點工作。
首先是表彰行業優秀代表,激發起榜樣示范作用。2021年初印發通知,在全行業會員中開展了創先爭優活動,到年底評選出“先進會員企業88個,先進個人191名,其中先進工作者98名,優秀家政服務員93名,極大調動起行業整體的積極性和熱情。
其次是推進標準制度探索,發揮協會引領作用。去年開始,協會起草了家政服務業中的整理收納服務標準初稿,目前正在征求專家意見。其他關乎行業發展的多項標準規范修制,也已納入協會重要議事日程。
第三是規范專業證書發放,推動培訓水平升級。目前,我們正在積極探索通過協會發放證書規范家政行業發展,為從業人員創造一個公平的環境。
接下來,協會還在組織高峰論壇、開展行業調研,多措并舉提升家政服務的整體發展水平,服務治理大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