銀川地處西北,醫療服務面臨兩大現實問題:一、優質醫療資源短缺;二、經濟相對欠發達。 故此,銀川率先大膽探索實踐互聯網醫療。2017年4月,在政策引導和政府支持下,銀川調整互聯網醫療發展思路,開始探索實體醫院與互聯網醫院合作的新模式。經過一年的創新實踐,初步形成了以遠程醫療為核心的互聯網+醫療健康銀川模式。該模式具備以下四大特點:
?
第一,以需求為導向,通過發展遠程醫療,促進優質醫療資源下沉。
?
銀川市的遠程醫療服務緊緊圍繞患者需求,內容豐富,經濟便捷。
?
寧夏電生理遠程診斷中心已經連接188家各級各類醫療機構,累計完成18萬余份心電圖報告。銀川遠程影像診斷中心目前已連接51個醫療單位,累計出具報告3萬余份。遠程超聲診斷中心、遠程病理診斷中心也投入運營。各類遠程診斷中心的建設,解決了基層醫療普通存在的“買得起設備請不到讀片醫生”的難題,使患者“付基層醫療價格享受三甲醫院的診斷服務”。
?
銀川通過與第三方互聯網平臺合作,建成國內首家全國專家遠程會診中心,將1.6萬名全國知名專家通過互聯網引進銀川,老百姓在當地即可得到國內知名專家的服務。
?
在銀川,遠程會診不僅僅局限在專門的遠程會診中心,在基層醫療機構的每間診室都可以實現遠程會診。會診時,診室醫生與患者一起通過視頻與專家交流,診室醫生一邊協助患者用醫學術語與專家溝通,一邊協助專家完成患者查體工作。這種方式不僅實現了初診在實體醫院,也讓患者在享受醫療專家遠程服務的同時,有初診醫生的協助和陪伴,使治療在當地的連續性得以保障。同時,基層醫生全過程參與遠程會診,在與醫療專家密切溝通中,知識技能得以快速提升。
?
銀川還把本地的優質醫療資源接入互聯網門診,患者可以在基層醫療機構通過診室醫生通過互聯網實時聯絡到本地專家。需要到上一級醫療機構進行檢查治療的病患,也可以馬上通過互聯網預約床位。
?
馬曉飛主任說,銀川的遠程醫療,不僅實現了分級診療——把患者留在基層,而且實現了把優質醫療服務送到基層。
?
第二,以本地優質資源為統籌,堅持區域醫療服務一體化。
?
銀川的互聯網門診,整合了市屬6家醫院的專家資源,全市副高以上的醫生在互聯網門診進行了排班,在值班時間內為銀川市各級醫院的患者提供互聯網醫療有償服務。
?
“未來,我們不僅要給公立醫院患者提供服務,也要給民營醫院、甚至是診所的患者提供互聯網門診服務。”在互聯網的思維模式下,馬曉飛主任眼中的醫療服務范圍已經是患者出現的全部場所。銀川計劃以一體化的模式整合并最大化地利用有限的醫療資源,包括預約掛號、大型檢查設備的使用、床位資源、藥品配送等。
?
第三,以多方共贏為基礎,創建可持續發展的運行機制。
?
銀川模式中,互聯網醫院等第三方平臺扮演著不可或缺的角色。他們在優質醫療資源、平臺運營、互聯網技術支持方面有獨特的優勢,并發揮著重要的作用。銀川建立了長效的利益分配機制,使患者、醫生、醫院、第三方平臺的利益均得到了保障。
?
銀川模式不僅滿足了患者方便快捷享受優質醫療資源的需求,節省了患者求醫的時間成本和經濟成本,而且讓醫生的勞動價值得到體現。銀川規定“互聯網門診值班時間,視同下鄉工作時間”,充分調動醫生參與的積極性。下級醫院通過遠程醫療,留住了患者,提升了服務,增加了收入。上級醫院通過遠程醫療,吸納了重癥難癥病患,提高了診療效率,也增加了收入。
?
馬曉飛主任告訴記者,原來醫院的手術室在周末使用率不高,現在周末也很繁忙了,外地專家來我們醫院做手術,這都是通過發展互聯網醫療帶來的成效。
?
第四,以制度保障為依托,建立全流程的互聯網醫療服務監管體系。
?
銀川在全國率先出臺了《銀川互聯網醫院管理辦法(試行)》等10部地方性政策法規,建成了國內第一個關于互聯網醫院管理較為完整的系統監管體系。馬主任說,銀川模式不存在網上首診,首診可能是村醫,也可能是一級醫院的醫生,都是醫生對醫生,機構對機構,法律主體非常清晰。
?
銀川將互聯網醫療的數據儲存在銀川大數據中心,針對互聯網醫療服務建立了專用監管平臺,監管部門利用網上留痕的特征,對互聯網醫療行為進行事前、事中、事后的全過程、不間斷、智能化的監管。因為網上執業全程留痕,醫生對待網上的醫療服務行為更加嚴謹認真。互聯網醫療服務開展一年以來,沒有發生一起醫療糾紛。
?
銀川模式走到今天,采用的是低成本發展模式。在銀川市第一人民醫院原有信息平臺的基礎上,融合互聯網+的需求,與互聯網醫院和第三方醫療服務機構的平臺對接,在短短的一年時間,就形成了很多互聯網+醫療服務的實地場景。
?
馬曉飛主任說:“互聯網+醫療的路并不好走,但通過發展互聯網醫療能解決患者就醫難的問題,能解決西部地區優質醫療資質短缺的問題,能解決基層醫療的問題。既沒有增加群眾的負擔,又沒有增加醫保的負擔,而且現在制度和監管越來越完善,醫療安全也有了保障。因此,銀川會堅持發展互聯網+醫療。”
?
?